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热点 » 正文

满溪村:好一幅“四在农家·和美乡村”画卷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3-10-07  浏览次数:886
核心提示:  余庆县白泥镇满溪村是四在农家发源地。多年来,该村以富、学、乐、美为根本,依托两山一水一坝田的地理优势,按照粮油向坝区集中、果蔬向山区转移
   余庆县白泥镇满溪村是“四在农家”发源地。多年来,该村以“富、学、乐、美”为根本,依托“两山一水一坝田”的地理优势,按照“粮油向坝区集中、果蔬向山区转移”的思路,大力发展粮油、果蔬等产业,扎实推进“四在农家·和美乡村”建设,编织出了一幅美丽、富裕、和谐、文明的乡村田园画卷。

  在满溪村的山坡上,一个个柑橘已经挂上枝头,再过一个月就将采摘上市。为摸清底数,最近几天,满溪村党总支书记、主任冯仕金一有时间就走进果园查看柑橘长势、了解村民们因特殊天气带来的减损情况,叮嘱大家做好采摘前的最后一道管护。

  半山腰的具木冲村民组,受地形和土质影响,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靠种植柑橘为主,目前全村民组32户村民种植了350余亩柑橘,在没有天灾的情况下,一年可采收100多万斤柑橘,产值上百万元。今年70岁的何孝财,就种植了41年的柑橘,目前他家全部土地都种上了柑橘,共有8亩,是何孝财名副其实的养老产业。

  何孝财说:“柑橘一亩产量3500斤左右,效益比种玉米和辣椒要划算多了。”

  望着成片的柑橘,冯仕金回忆起了柑橘产业在满溪村的发展历程——上世纪80年代,满溪村罗家坡流传着“到处秃岭荒坡,村民住柴棚草窝。有女不嫁罗家坡,爬上山顶打哆嗦。满山遍地干沙地,井水不够一家喝......”的顺口溜,面对秃岭荒坡,当地村民想到了发展经果。

  改革开放以后,“一田一户”的时代来了,老百姓日常吃的口粮也基本满足,村民就想着尝试种植点其他,发现种植柑橘的效益比种植其他农作物都要高,于是大规模发展柑橘产业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目前全村的柑橘稳定在3600多亩,年产量7000多吨,产值达2000多万元。

  走下山坡,则是一大片坝区,核心区域有1260亩。走进坝区,金灿灿的稻谷“铺”满了大地,沉甸甸的稻穗,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,微风吹拂,金涛滚滚。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,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,将金灿灿的水稻收入囊中。

  冯仕金说:“今年坝区种出来的粮食质量比较优良,收割基本上达到了80%的机收率,现在收割的情况来看,每亩产达到600至700公斤。”

  满溪村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,牢牢守住耕地红线,在坝区大力发展水稻等产业,着力打造千亩粮油生产轮作示范带。今年,该村在坝区核心区域种植了714亩水稻,涉及500多户村民,辐射带动全村发展水稻1500多亩。

  在产业兴旺的同时,满溪村还持续加强基本社会保障,夯实民生之本,不断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和人居环境改造,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实现村庄绿化率97%,人居环境改造92%,公交车覆盖11个村民组,文化休闲广场5个。据了解,2022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17112元。

  冯仕金说:“下一步满溪村将围绕作为‘四在农家’发源地,主抓村庄的美化亮化,建立一张亮丽名片;抓好产业的发展,让老百姓‘富’字不减;抓好粮油生产安全,让老百姓‘家中有粮,心中不慌’。”

  (全媒体记者 李宁)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
主办单位:巴中市圣发种养植专业合作社

蜀ICP备2021010331号